高级小儿推拿师AI课

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,以阴阳五行、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,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,使经络通畅、气血流通,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、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。

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,以《保婴神术按摩经》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。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、线状穴、面状穴等,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、平稳着实,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,对常见病、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,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。

吴师机指出“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”,小儿推拿的治疗法则与内治法基本一样,谨守病机,以期治病求本,调整阴阳,扶正祛邪。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,广泛应用于小儿泄泻、呕吐、食积、厌食、便秘、腹痛、脱肛、感冒、咳嗽、哮喘、发热、遗尿、夜啼、肌性斜颈、落枕、惊风等疾病,有较好的效果。

推拿介质是指在推拿施术穴位的皮肤涂敷不同剂型的滑润剂。介质能发挥推拿和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,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,也能滑润、保护皮肤,使手法更加灵活自如。一般来说,病属表证,多选用解表药,如葱汁、姜汁、薄荷汁等;属血瘀,宜选用活血化瘀类药物,如红花鸡油膏等;属热证,则选用寒凉药物作介质,如薄荷汁、猪胆汁、淡竹叶浸液。

由于小儿肌肤娇嫩、神气怯弱,因此在推拿治病时,特别要注意手法,强调轻柔、渗透,要求轻快柔和,平稳着实。

操作的基本手法有:推法、揉法、按法、摩法、掐法、搓法、拿法、运法、捏法、擦法、捣法、捻法、刮法、摇法、拍法。除了基本手法外,在几百年的临床实践中,医家逐步总结出一些有固定程序且有特定名称的操作方法,这些操作方法往往是用一种手法在一个穴位或几个穴位上进行,故现称“复式操作法”,如黄蜂入洞、打马过天河、运水入土等。

附:学习目录

第一天

第1课小儿推拿前景与发展

第2课小儿推拿疗法特点

第3课小儿推拿注意事项

第4课小儿推拿常用介质

第5课小儿的生理常数

第6课中医角度小儿生理特点和病理、病因特点

第二天

第7课小儿推拿手法

第8课小儿推拿特定穴位(一)

第9课小儿推拿特定穴位(二)

第10课小儿推拿特定穴位(三)

第11课实操练习(一)

第12课实操练习(二)

第三天

第13课小儿推拿特定穴位(四)

第14课小儿推拿头面部穴位

第15课小儿推拿背部穴位

第16课实操练习(一)

第17课实操练习(二)

第18课实操练习(三)

第四天

第19课中医学的基本特点

第20课五行学说

第21课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

第22课实操练习(一)

第23课实操练习(二)试听

第五天

第24课藏象学说:心、肺

第25课藏象学说:脾、肝、肾

第26课六腑:胆、胃、小肠、大肠、膀胱、三焦

第27课实操练习(一)试听

第28课实操练习(二)

第六天

第29课儿科四诊

第30课舌诊

第31课辨斑疹、察二便、看指纹

第32课实操练习

第33课闻诊

第七天

第34课感冒

第35课咳嗽

第36课腹泻

第37课视力养护实战练习

第38课

第八天

第40课佝偻病

第39课便秘

第41课贫血

第42课理论考试

电话

135-2215-7748
133-7789-0865

邮箱

3135380456@qq.com

TOP